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农业结构的战略调整(摘要)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农业结构的战略调整()bookmark0梅方权教授bookmark1近四年来,中国出现了粮食和主要农产品的全面相对剩余。发达国家和发达地区的历史经验表明,在这个发展阶段,调整农业结构和加快发展食物和农产品加工业,是一次难得的历史机遇。


  一、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中国农业结构调整可能带来的影响我国加入世贸组织,有可能刺激国内农业产业结构和农产品进出口结构的调整。我国人均农业自然资源占有量很低,尤其是水资源严重短缺,耕地资源不足,但劳动力丰富。加入WTO将有利于我国进口资源密集型产品,包括粮食和饲料及大豆等产品;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包括水果、蔬菜、畜产品、水产品等具有比较优势的农产品。


  资源密集型产品缺乏比较优势粮食已经丧失了贸易竞争优势,所受冲击较大。


  90年代以前,我国粮食的国内价格水平低于国际市场,粮食产品在价格上具有贸易竞争优势;但是,近10年来,我国粮食生产成本以平均每年10%的速度递增,国内粮食市场价格上升速度很快。目前,我国大米、小麦、玉米、高梁等粮食产品价格已高于国际市场价格10%到70%,粮食价格已不再具备比较优势。加入WTO后,粮食生产所受影响较大。目前我国大豆国内市场价格已经高出国际市场的60%以上,而且产量和质量也没有优势。


  劳动密集型产品有一定的比较优势⑴禽畜产品的出口将可能有所扩大。


  双边协定中:肉类关税减让如下(在2004年以前实现)牛肉从现在的45%降至12%;猪肉从现在的20%降至12%;鸡肉从现在的20%降至10%.奶制品一其关税减让如下(在2004年以前实现)干酪从现在的50%降至12%;冰淇淋从现在的45%降至19%.由此可见,畜产品的关税减让幅度比较大,有较大的影响。


  但是,主要畜产品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有一定的出口优势,从而刺激饲养业和饲料业的发展。我国的禽畜产品在价格上,具有一定的优势,但是从近三年的出口情况看,出口并不理想。今后,需要加强畜禽产品经营,既能增加出口创汇,又可带动国内饲养业和饲料业的发展。具体到不同产业其受影响的程度各不相同。


  肉类生产具有竞争优势,但牛肉生产会受到冲击。我国是世界上肉类生产大国,生产优势突出。在价格上,除禽肉和牛肉外,我国肉类价格优势明显;在市场方面,除港澳地区外,与我国相邻的日本、独联体国家、印尼,以及中东地区国家都有较大的出口市场。


  所以WTO规则能为我国肉类生产发展和贸易提供有利条件。不过,美国等地价廉物美的牛肉将会对我国牛肉生产形成较大的冲击。


  但是奶业由于奶牛单产低,饲养成本高,加工企业规模效益低,加工成本高,致使国产奶制品价格高于国际市场,缺乏竞争优势。进入WTO框架,国产奶制品的竞争力会进一步降低。


  水产品有可能增强一定的竞争优势。


  双边协定中,鱼类一鱼产品是对美国重要的产品,中国将把关税从超过20%的水平减少到10%.从总体上讲,进入WTO框架后,有利于扩大我国水产品的出口市场,改变出口布局,实现出口市场的多元化。但关税的下调也会使我国水产业的竞争优势受到影响。比如,对虾在我国水产品出口中的份额达50%左右,但近年来因生产成本逐年上升,目前已与东南亚对虾生产国成本接近或略高,关税下调显然会削弱对虾的贸易竞争力。


  优质和特色水果、蔬菜的优势将会有所发展。


  从双边协定中关于水果的有关条款可以看出,水果关税减让的幅度也是比较大的:水果类一其关税减让如下(在2004年以前实现)柑橘从现在的40%降至12%;葡萄从现在的40%降至13%;苹果从现在的30%降至10%;杏仁从现在的30%降至10%.但是,优质和特色的水果蔬菜仍然有一定的比较优势。柑橘生产近几年品种退化,加工、贮存、运输等环节跟不上,传统市场已丢失不少,加入WTO后,柑橙生产将面临生存危机。蔬菜价格有一定的竞争优势。但与粮食不同的是,水果和蔬菜产业不是价格高、没竞争力的问题,而是技术跟不上、质量上不去所致。加强品种改良,提高加工质量,水果和蔬菜在国际市场上有竞争的余地。


  加入世贸7年后,中国农业将减少966万劳动力,减幅为3.6%.劳动力要重新就业,就要加快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


  二、农业结构战略调整的方向农业结构的调整要考虑到国内外两个市场的需求变化。


  21世纪前期全球食物与农业结构的调整趋势。


  世界很多国家正在和将要重新审查和选择本国的食物结构。随着科学进步和经济发展,人们对于食品结构和膳食模式的认识不断提高。在发达国家越来越多的人们认识到“三高”膳食模式不利于人们的健康,需要选择新的膳食模式;发展中国家也都在努力发展经济,增加食物生产,以提高自己的膳食水平。


  一些国际组织也在致力于解决世界食物安全和食物结构问题。从总的趋势看来,人类社会的进步将会推动全球膳食营养结构和食物生产结构的全面调整。


  2中国正在选择适合中国国情的膳食模式在今后较长的一段时期内,中国仍然以植物性食品消费为基础,适度增加动物性食品消费。在保证必须的谷类食品消费的同时,进一步增加豆类、水果、蔬菜、马铃薯、植物油和食糖的消费。同时要充分注意民族、人群、区域性的差别。


  选择食物消费和生产的结构优化战略,并进行系统配套的结构调整,走出一条提高食物消费和生产综合效益为主的路子,以实现消费和生产的基本平衡,食品消费的总体结构和区域性结构的基本平衡。


  加快实施“三元结构工程”,以提高食物资源的综合效益。加快种植业由传统的“粮食一经济作物”为主的二元种植结构向“粮食一饲料一经济作物”协调发展、农牧结合、产一供一销一体化的三元结构的转变,尽快形成新的高效益的农业产业体系。对此,迫切需要采取综合措施和有效政策,把饲料产业相对独立出来,推进这项工程的实施。


  要充分利用国内粮食相对过剩和进口粮食增加的有利时机,加快畜禽和水产养殖业的发展,以适应改善人民生活的需求。肉类结构中,继续增加禽肉和牛羊肉的比重,提高饲料利用效率。水产品结构中,重点支持水产养殖业的发展。养殖业发展的重点应当放在名优特产和提高产品质量,增强国内外市场竞争能力。


  农业产业化的推进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可以带动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在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实施种、养、加和贸、工、农一体化经营,通过利益联系的机制,把无数分散经营的小农户,以多种形式联合起来,逐步走向大市场。在大量农产品初级生产的基础上,进行深加工,实现多次增值,推动资源的深度利用,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益。


  三、尽快推进产供销一体化的宏观管理系统的建设在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过程中,市场发育不完善,必须实施有效的宏观调控,迫切需要把国家的粮食和食物及农业的储备制度,风险基金制度和价格保护制度形成一个完善的统一体系,把生产、加工和销售形成一个高效的统一体系,把农业、商业、水利、化工、外贸、价格、计划等多部门的管理体制真正形成一个统一的协调的整体。


  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中国的内外产业政策和贸易政策,必须有一个协调的管理体制。当今世界几乎所有的国家政府中,农工商、产供销都实现了一体化管理,都由一个政府部门管理,即农业部或农林水产部或农渔部统一管理。目前中国仍然沿用苏联模式(前苏联和东欧国家的管理体制也发生了重大变化),把农业分散在10多个部门管理,办理一件事情,需要多个部门签字盖章,有时长达数月之久,效率极低,有时就延误了时机。为了适应国内外市场竞争的机制,应当下决心尽快实现农工商、产供销一体化的政府管理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