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现代农业面临的问题和未来发展的思考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农业和农村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以占世界1(%的土地养活了世界22%的人口其间农业经历了三轮结构性的调整,产量大幅度提高。自1995年以来,粮食年年丰收,解决了一直以来的农产品供求矛盾,提高了农业生产经济效益。同时伴随而来的新问题又不断涌现,如卖粮难、农民增产不增收等现象历次出现,这对于中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农业大国,在现今的形势下,要保证农民增收、农村稳定,从而农业走向国际化,我们必须认真面对农业发展的新问题、新情况,提出对策以推进农业的新一轮增长一、发展现阶段面临的新问题、新形势农民市场观念淡薄,农业产业结构不合理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逐步深入,市场经济的进一步确立,农业已由过去单一自然资源制约变为自然资源和市场双重制约,农民要经受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的考验。农民的收入多少不再完全取决于农产品数量,增产不增收甚至减收成为目前农民的一种困惑我国粮食产量自1995年连获丰收,1998年总产量又创记录512亿吨与此同时,棉油粮肉果蔬等农产品也连年丰收,供给充裕。这表明我国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确实有了明显提高,长期困扰我们的农产品供给不足的矛盾已缓解,但伴随而来的却是:数次的部分农产品供大于求、历次出现卖粮、卖棉难,价格连续下滑,这些现象不仅表明我国生产能力有了大步提高,同时说明农民市场观念淡薄,产业结构不合理实现农产品供求数量平衡是我国人民多年奋斗的目标,农业生产能力提高,解决我国十几亿人口的温饱问题,而随着国民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饮食的要求逐渐提高,不再满足于吃饱肚子,而要吃好,吃得有营养,吃得健康,这对农产品的品种、质量提出新的要求,也就必然与原来单纯追求产量的传统农业产生矛盾,从而出现部分农产品积压,而部分产品却紧俏。面对这种市场需求的变化,若我们农民市场观念较强,有了较强的经济意识指导现实的生产,自然不会出现这种局面。


  (二)农产品流通体制不畅,市场信息服务系统不健全近几年,我国农业各产业得到很大发展,不仅表现为农业,包括乡镇企业都有一定起色,产品极大丰富,特别是农产品甚至出现卖难的局面,增产不增收。产品丰富同时也造成了积压,价格下跌盈利水平下降,这不仅由于有些产业结构不合理,产品竞争力差,还因为:1农产品流通体制存在问题。我国农产品的流通方式,除国家垄断收购,其次就是主要靠小商贩贩运和小部分农民自产自销。国家垄断收购随着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将逐步放开,而后两种方式因其本身的缺陷,也很难与我国现实生产相适应首先,由于我国家庭式小生产与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相冲突,再加上小商贩运作与大市场之间的矛盾。社会化大市场正朝着全国化、国际化发展,而小商贩因其实力限制及其短期行为,加上不规范操作使得整个市场体系无法运行,不能充分发挥其流通农产品的功能,导致地方农产品积压2缺乏灵活中介机构,市场服务系统不健全产品丰富要有良好的市场环境,灵活中介机构推出产品,促进流通而我国普遍靠一些小商小贩从中操作,缺乏有力、灵活的中介机构。农产品积压,地区间因流通机制不健全,而价差拉大,同时市场服务系统不健全,无法为本就市场观念淡薄的农民提供及时准确信息,往往导致决策失误,农产品积压进一步恶化3市场发展不完善,法制不健全,规则不明确,存在违法操作。市场上没有健全的法制,竞争无序;小商贩之间相互压价倾销,甚至假冒伪劣等不正当竞争手段;市场欺诈行为较为严重,损害消费者利益,亦不利于市场本身发展,无法为农业经济发展提供一个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


  (三)农业增产、农民不增收的问题农业历年来的大丰收,让我们体会了收获的喜悦,但反观农民的实际收入,却并未增加,生活水平仍较低当然其中农产品积压、价格下跌是原因之一。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还有:1在农业增产的同时,其投入也大幅度增加。高产出同时,也是高投人农业增长完全是粗放型,主要靠生产要素扩张,外延式增长,而非靠科技、生物技术达到内涵式增长2农民负担过重我国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的文件都有规定,农民负担包括三提五统,即村级三提留:公积金、公益金、管理费;乡级五统筹:现役军人家属优抚费、民兵训练费、乡村道路维护费、计划生育统筹费、教育附加费共计8个项目,加上近几年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在提出减轻农民直接负担同时提出要控制农民的间接负担,即劳务负担,共9项。而现实生活中,农民所负担远不止这几项,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如税收、生产费等,各种各样摊派集资等,不仅名目繁多,农民搞不清,在量上也是只增不减加上近几年,工农剪刀差量扩张趋势/亦无形中增加了农民负担加入WTO,为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难得机遇,对加快实现国家农业现代化产生积极影响,如:可以享受40多年来的关贸总协定各缔约国在开放贸易,尤其是降低关税方面所取得成果,享受最惠国待遇;利于参照国际规范深化农村经济体制;利于增强中国参与国际贸易新规则制定主动权;利于减少其他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的非关税限制措施等不公平待遇。但与此同时,也应看到,加入WTO也会对我国农业发展带来一些不利的影响,主要表现在:1我国加入WTO后,国内农产品将面临世界市场的冲击与挑战尤其是部分地区的一些质量和单产较低,可能会在近期内引发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进一步加重国内主要农产品的“卖难”矛盾;二是引起国内市场一些农产品价格下跌,引发市场波动;三是影响一些地区农民收入的增加和农业生产的积极十性2加入WTO后,对我国今后在农产品价格保护制度,及生产资料补贴等方面的农产品支持措施受到限制3加入WTO后,面对国外质优、价廉农产品的大量涌入,一则冲击本国的部分农产品市场;二则也增加我国进口国外农产品的外汇负抵二、对农业未来发展的思考在迈向21世纪之际,面对新时期农业的新问题、新形势,如何使我国的农业经济上一个新台阶,也即如何充分利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立足市场变化,从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推进产业化进程着手,加速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争取早日全面实现小康,实现现代化,为此对农业的未来发展提几点建议:立足市场,通过科技进步,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发展高效农业1根据市场需求,优化农业产业结构连年农业丰收,解决了我国人民的最大问题吃饭问题,也说明我国农业生产能力的明显提高,但同时出现的农产品积压、卖粮难局面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注意,提醒我们:农业发展方向必须转向优化产业结构上各地要立足市场行情,优化品种,提高质量和效益。首先是抓住当前人们对农产品求新、求异的需求,种植侧重引进名、特、优、稀、新品种,积极发展设施栽培立体套种,提倡反季节蔬菜水果,抓好市场行情变化,积极发展花卉业,提高畜牧业产值。其次,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应当看到目前出现的农产品供大于求的现象,是在消费水平不高、产品结构不适应、加工转化能力不强等条件下出现的,同时有部分农产品并非供过于求而是由于其质量无法满足需求,而造成积压。如大麦,作为啤酒业的主要原料,我国2/3耗用量长期依赖进口,主要原因是:国产大麦品质不高,加上农产品收购缺乏健全的品种、质量标准,所以大麦难以满足要求在农业结构调整中,不能忽视粮食生产,即使在农业连年丰收,农产品供过于求情况下,要坚持一手抓战略性结构调整;一手抓巩固和加强农业的基础生产。


  2立足科技兴农,全面启动农业科技革命。实施科教兴农,是实现农业两个转变的关键,是实现农业由粗放增长向集约型增长转变,优化农业结构的必由之路。农业科技革命应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生物工程技术应用上求突破,充分利用现有科技成果,推进农业科技化;二是良种普及上求突破,加大组织力度,确保统一供种率,保证农民用上良种以防不法商贩欺骗农民,提高良种覆盖率;三是农科教结合上求突破,与农业大专院校联合培育高层次农业技术人才,通过各种农广校,培训班提高基层农技人员和劳动者素质。


  努力建设先进加工业,推进产业化进程在发展农业产业化思路上,坚持从实际出发,根据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要求,以市场为基础,从当地资源出发,按照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联农户的方式,优化各种生产要素。对区域内的主导产业实行专业化、系列加工、企业化管理、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逐步形成种加养、内外贸、农工商一体化的生产经营体系1培植龙头企业认真研究市场,围绕本地资源,抓好机遇,积极新上一些附加值高、技术含量高有带动力的精深加工企业,扩大农产品转化和加工。


  2加强基地建设根据自然条件、资源分布和发展现状,围绕市场和龙头企业需求,合理布局,规模生产,建立农产品基地在基地建设中,要注重巩固有特色的传统项目,引进新品种,形成自己的特色。加强基地建设,解决了“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也提高农业的规模效益。在基地建设中,要注意与龙头企业发展相适应,风险、利益相挂钩,使农民与企业“风险共担,利益共沾”


  3加速市场培育。农业产业化进程中,离不开流通体系。在大宗重要品种农副产品基地和集散地建设一批辐射范围广、交易量大、有地方特色和产品优势的大中型批发市场和集贸市场,以带动中小市场、农副产品基地发展,为企业发展创造环境(三)建立完善市场经济体系,推进农产品流通市场机制的不完善,信息、服务、中介机构的不健全,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锾要进一步推动农业的发展,加快其产业化、市场化、现代化进程,必须突破这一难关1应势所需建立专业市场。根据地方经济发展需要,建立一些专业市场。如有些地区近年养殖业迅猛发展,造成本地供过于求、产品积压、价格下跌,可发展这方面的专业市场,如水产品集散地,家禽类专业市场等,吸引外来商家,带动大批专业户,村镇企业发展。


  2完善市场机制,加强市场管理。与小城镇建设相配合合理规划布局,健全机制,为各行各业提供便利,尤其在信息服务机构的建立运行上,政府要切实做好这方面工作。在农产品产业政策、信息传播、深化宣传引导等做工作,同时加强市场管理、监督、规范市场行为,让技检部门进市设点,用法律、经济的方法加以引导,创造一个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


  3大力培植和发展农产品流通企业鼓励个体、私营进入流通行业农民自己搞中介流通,支持农村经济人队伍的建设,根据当地情况,政府引导建立供销公司等中介机构,对贮运大户企业化,扶持其发展,引导其规范自我,依法经营,并为其提供信息,使产品外流,把地方经济推向大市场,减轻小市场压力。


  (四)稳定农村政策,政府做好基础服务工作1坚持从全局高度重视农业和农村工作,稳定农村政策,避免“口号”农业。发展农业经济,一靠科技,二靠政策,稳定的、扶持性的农业政策,不仅能保证农村安定,更能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对农村经济发展有很大推动作用。如:土地承包期延长30年政策不能走样,农村信贷部门的信贷优惠政策认真执行,保证农业发展的稳定环境。


  2减轻农民负担,增加收人要减轻农民负担,尤其是合同外负担,一是要执行“合理负担坚持定项限额,保持相对稳定,一定三年不变”的政策;二是采用有力措施,改正变相增加农民负担的种种错误做法,以适当的监督机制保证农民的权益;三是加快乡村的机构改革和农民负担方面的立法工作。一则做到行政机构精干,二则可减少费用开支,同时通过法律规范其工作;四是对部分农产品的保护价仍要保证,缩小工农剪刀差。


  3加强农业和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这是加强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重要的一点,是稳定和提高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根本措施。首先要抓好以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从而更好地保护和有效利用水资源其次,抓好生态环境建设,在生态脆弱地区实行退耕还林还草,改善生态环境,确保农业可持续发展。第三,要加强农村公共设施建设,以农村道路、电网、饮水、通信、广播、电视等为重点,改善农村的生产条件和农民的生活环境,推动农业经济的合理发展,促进农业现代化(责编:贾伟)